编辑:时间:2025-07-25 16:00:16 浏览次数: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通过无人机测绘、机器人检测和民居走访勘测生成的梅溪村三维数字模型系统。基于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对梅溪村道路、管网、民居等设施建筑状态进行细致掌握,这个过程我们暂称为‘乡村体检’。通过‘乡村体检’,可以为村庄的设施维护、产业规划、发展布局等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李睿老师,展示电脑屏幕上的数字模型,对同学们进行技术指导。
实践队对全村进行信息化建模
7月初,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筑美乡村 青春匠心”实践队来到学校校外实践基地、定点帮扶村——抚州市乐安县湖溪乡梅溪村,运用数字技术对梅溪建筑设施进行“乡村体检”,赋能乡村建设,助力梅溪发展。
“立体诊断”,三组并进“抓数据”
为了“诊断”信息更加精准高效,实践队航拍测绘小组带来了3架专业航拍测绘无人机,在村内9个村小组,20多个点位,进行了150多个架次的飞行测绘。不仅如此,管网检测小组的师生们运用CCTV管道机器人等设备,对村民反映十余个可能出现堵点的下水道管网进行了网格化摸排探查。与此同时,乡村建筑勘测小组的师生们,则通过对村内农村自建房进行走访勘测,细致掌握建筑结构、使用状态和改扩建情况等信息,为建立村庄三维数字模型,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
师生操作管道机器人对下水官网进行摸排探查
“精准把脉”,综合研判“查病因”
依据三支小组共建的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结合学校驻梅溪村工作队历年积累的数据信息以及村民们的情况反映,师生们对梅溪建筑设施状况进行了精准“把脉”:村内多处道路老化,出现局部破损;部分管网存在坍塌淤堵等问题;村牌等建筑年久失修,出现墙漆剥落、墙体开裂等问题。
“对症下药”,师生协力“解难题”
针对“体检”出的一些问题,师生们马上行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师生们顶着烈日制拌混凝土,对村内破损道路进行修补,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改善通行的实效。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师生们操作CCTV管道机器人深入地下探查,精准定位到下水管道连接处脱落的“病根”,为后续根治提供关键依据。实践队员们还主动请缨,对出现墙漆剥落、墙体开裂的村牌等建筑进行刮漆、修复。
师生协力修补破损道路
实践队修复村牌
此次乡村实践,师生们将课堂上学习的测绘、施工、检测等专业知识应用于乡村建设的实际当中,同时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也对乡村发展和乡土民情有了更真切的体悟。本次“乡村体检”,不仅是学校依托社会实践队和驻村工作队持续利用专业优势助力梅溪村发展的全新举措,也为梅溪村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全新工具,更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探索了“梅溪案例”,让科技之力、青春之光共同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下一篇: 智绘乡村新图景,丈量青春实践路